时间:2025年09月18日
八月骄阳似火,热浪席卷大地,却挡不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子 “返家乡、践初心” 的脚步。这个暑假,他们暂别校园的宁静,带着青春的热忱与求知的渴望,奔赴社区服务一线、扎根乡村振兴现场、走进基层实践课堂,在汗水与实践中解锁成长新维度,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社区消防 “守护者”:以专业筑牢安全防线担当
信息安全ZK2401(ZD)班景治熙的实践故事
“灭火器压力表要对准绿区才有效,使用时一定要记住‘提、拔、握、压’四步!” 在社区广场上,信息安全ZK2401(ZD)班的景治熙正手持灭火器,向居民们细致演示操作流程。这个暑假,他化身社区 “安全卫士”,主动参与家乡社区的消防器材专项巡检工作,用课堂所学为邻里安全保驾护航。
在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景治熙的消防巡检工作从 “细” 处着手:逐栋排查小区楼栋内的灭火器,仔细核对有效期、检查瓶体锈蚀情况与喷射软管老化程度;逐一检查消防栓接口密封性、水带缠绕规范度,确保应急时刻 “拉得出、用得上”;逐个测试应急照明灯与疏散指示标志,保障断电等突发情况下的通行安全。巡检过程中,他发现 3 具灭火器临近有效期、2 处消防箱玻璃门轻微破损,第一时间记录并反馈给物业,督促及时更换维修,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“以前在课堂上学过安全理论,但直到亲手检查每一件器材,才真正明白‘安全无小事’的意义。” 谈及实践感悟,景治熙的眼神格外坚定,“这些消防器材是居民的‘安全屏障’,今后我不仅会继续参与社区安全服务,还会带动同学、家人一起关注消防,让更多人成为安全防线的‘共建者’。”


乡村振兴 “践行者”:以实干触摸民生温度
计应用ZK2301(ZW) 廖辉的实践故事
“大爷,您家的肥料要按说明均匀撒在作物根部,这样吸收效果更好!” 在香车河村的田间地头,计应用 ZK2301(ZW)班的廖辉正帮村民搬运肥料,一边干活一边分享农技小知识。这个暑假,他扎根香车河村村民委员会,以 “基层实践者” 的身份,沉浸式体验乡村工作的琐碎与温暖。
在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中,廖辉的身影活跃在各个岗位:协助发放农业补贴肥料时,他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,将一袋袋肥料送到农户手中,村民们朴实的笑容让他读懂 “惠民政策” 不是文件上的文字,而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;高考录取季,他主动承担 “升学咨询员” 角色,帮助弟弟妹妹们查询录取结果、解读助学政策,当得知村里为本科新生设立专项奖学金时,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村对教育的重视与对人才的期盼;跟随驻村工作队走访脱贫户时,他认真记录农户的种养殖收成、收入情况,倾听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,原本抽象的 “乡村振兴”,在一次次与村民的交流中变得具体而厚重。
“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却每件都关乎村民的生活。” 廖辉在实践日记中写道,“这个暑假,我不仅学会了与村民沟通的技巧,更懂得了‘责任’二字的分量。未来我会继续关注乡村发展,努力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建设的力量,做一名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青年学子。”




从社区安全的 “守护者” 到乡村振兴的 “践行者”,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子在暑期 “返家乡” 社会实践中,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实干锤炼过硬本领。接下来,学院将持续聚焦实践育人,鼓励更多学子走出校园、走进社会,在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过程中,实现青春价值,绽放青春光彩。